DreamMesh抛砖引玉(2)-CloudNative
我对Service Mesh的第一个担忧,来自 Cloud Native。
Are You Ready?
作为Cloud Native的忠实拥护者,我从不怀疑Cloud Native的价值和前景。可以说,微服务/容器这些技术天然就适合走Cloud Native的道路。
但是,我担心的是:准备上Service Mesh的各位,是否都已经做到了Ready for Cloud Native?
这真是一个尴尬的问题。
现实摆在眼前,根据我最近几个月跑过的企业客户(大大小小接近二十家)的实际情况看,可以说:情况非常不乐观。
备注: 这里只讨论普通企业用户,对于技术和管理都比较先进的互联网大公司来说,Cloud Native的普及情况要好很多。
这就引出了下面这个问题:
如果没有Cloud Native基础,那还能不能用Service Mesh?
发展路径
这里有三条发展路径可选:
-
先Cloud Native,再Service Mesh
理论上说,这是最合理的:先把底层基础设施铺好,再在其上构建上层业务应用。
具体说,就是先上云/容器/k8s,应用暂时维持原状。不管是单体应用,还是基于Dubbo/Spring Cloud等侵入式开发框架的微服务应用,先上云再说。更直白一点,上k8s。
等待Istio/Conduit成熟之后,再迁移到Service Mesh方案。
-
先Service Mesh,再Cloud Native
这个方案理论上也是可行的:先用Service Mesh方案完成微服务体系建设,之后再迁移到k8s平台。
之所以说理论上没有问题,是指Service Mesh从设计理念上,对底层是不是容器并没有特别要求。无论是容器/虚拟机/物理机,Service Mesh都是可行的。
-
同时上Service Mesh加Cloud Native
通常来说我们不赞成同时进行这两个技术变革,因为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多,集中在一起,指望一口气吃成大胖子,容易被噎住。
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条路终究还是存在的,而且如果决心够大+愿意投入+高人护航,也不失是一个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,先列在这里。
何去何从
路径1和路径2,在讨论该如何选择之前,还有一个问题:就是路径2是不是真的可行?
青黄不接的尴尬
我们前面说道路径2理论上是可行的,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真要选择就会发现:难。这要从目前市面上的Service Mesh产品谈起,按照我的划分方式,我将目前主流的四个Service Mesh产品划分为两代:
-
第一代Service Mesh,包括Linkerd和Envoy。
这两个产品目前都是production ready,而且都和平台无关,对物理机/虚拟机/容器都可以支持。
-
第二代Service Mesh,包括Istio和Conduit
这两个产品目前都还在发展中,暂时都未能达到production ready。
如果要在当前时刻进行Service Mesh的技术选型,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:
-
Istio和Conduit还没有production ready,上线不适合,只能继续等待。
-
Linkerd和Envoy倒是可用,但是,在了解Istio和Conduit之后,又有多少人愿意在现在选择上Linkerd和Envoy?49年入国军?
所谓青黄不接,便是如此。
在接下来的讨论中,我们假定大家都是在等待Istio和Conduit。
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,限定Istio和Conduit,如果选择路径2(先Service Mesh,再Cloud Native),会如何?
对平台的要求
Conduit
首先Conduit非常坚定执着的"Say No"了,官网非常清晰的表述:
Conduit is a next-generation ultralight service mesh for Kubernetes.
私底下和William就此简单聊过,他给出来的回答很委婉也很实在:conduit总要从某个地方起步,k8s是目前最好选择。以后可以支持,但是肯定先k8s再说。考虑到Conduit和Buoyant公司的处境,尤其全公司才二十,我们不能要求太多。
可以明确的说,短期之内,起码2018年,Conduit官方不会有对k8s之外的支持。
Istio
Isito最早版本是只支持k8s的,后来陆续提供了对其他非k8s环境的支持,比如Docker+Consul/Eureka的方案,还有计划中但是还没有完成的Cloud Fountry和Mesos集成。
对于VM,istio有提供一个VM解决方案,具体看见官方文档:
- Integrating Virtual Machines
- 集成虚拟机: 中文翻译版本
从文档上看是可以支持部分服务在k8s之外:
TBD: 需要继续调研看istio是否可以在纯粹的VM环境下运行,即完全脱离k8s和容器。
平台要求总结
Conduit和Istio(还有待最后确认)对容器/K8s/Cloud Native都有要求,导致目前路径2(先Service Mesh,再Cloud Native)几乎没有无法实现,至少在不改动Conduit和Istio的情况下。
这就意味着,只能走路径1(先Cloud Native,再Service Mesh),也就回到了最早的问题: 做好了Cloud Native的准备吗?
后记
需要做一个市场调查,要有足够多的样本:
企业客户对微服务和容器,是打算先上容器/k8s再上微服务,还是希望可以直接在虚拟机/物理机上做微服务,后面再迁移到k8s?
有兴趣的朋友,请联系我的微信,加入DreamMesh讨论群就此话题展开讨论。
讨论和反馈
在这篇博客文章编写前一天晚上,和来自Google Istio开发团队的Hu同学有过一次长时间的讨论。
在征得同意之后我将讨论内容整理如下。特别鸣谢Hu同学的指点:
-
Hu: 你好,这么晚还在工作?
-
敖小剑:正在整理思路。
-
Hu: 文章写的很好。
-
敖小剑:您客气了,还是你们产品做的好,istio我是报以厚望。
-
Hu:希望不要让大家失望,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
-
敖小剑:一起努力吧,就算有小的不足,也还是有机会改进的,istio的大方向我是非常认可的。
-
Hu:恩,现在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,cloud native是大势所趋,后面我们会看到更多有趣的技术出来。有什么想法和建议,也欢迎在istio的工作组里提。
-
敖小剑:我现在是一边等istio的production ready版本,一边着手准备,为落地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需求预先研究一下。
国内可能情况和美国不太一样,目前国内企业,尤其传统形的企业,他们的技术基础非常糟糕,离cloud native差距很远。
但是他们又有强烈的意愿上微服务。
-
Hu:对,但这也是机遇。国内的企业软件市场还有很大空间。美国公司喜欢新技术,跟的比较紧。
-
敖小剑:我选择istio这种service mesh方案来推微服务落地,本意是降低微服务普及的门槛。
这样普通企业用户才有机会玩转微服务,毕竟这些公司连spring cloud都玩的很吃力。
现在的问题是,istio比较强调cloud native,而这些企业用户基本都没有准备好cloud native。
-
Hu:呵呵,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,不过可能有点超前。据我所知,即使在很多互联网大企业, service mesh也没有完全落地。第一步可能还是docker化和普及kubernetes。
-
敖小剑:我刚才还在看如何在非k8s,非docker环境下跑istio。嗯,你的思路是先准备好路,再让istio这辆车上路?我的思路有点倾向于让service mesh这个车在没路的情况下也能跑起来。
-
Hu:我的意思是要看条件,可以把非K8S方案作为一个过渡。最终还是要迁移到kube和云上。
-
敖小剑:嗯,对的,我想增加一个过渡阶段。
-
Hu:都可以的,就看企业的自身条件了。Google这边是提供不同解决方案的,但最终目标还是希望客户迁移到云上。
-
敖小剑:cloud native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,先过渡一下,把应用迁移到非docker条件下的istio,先完成微服务化。
两条路,一条先cloud native再service mesh,一条先service mesh再cloud native。
-
Hu:恩,我觉得都是可行的。如果是重IT的公司,建议直接cloudnative。
-
敖小剑:不同企业可能演进的速度和步骤不一样。微服务化更多是业务团队推动,cloud native通常是运维和基础架构团队。
-
Hu:我对国内情况不了解,只是个人看法,呵呵。其实可能最重要的还是普及devops的模式,人的问题解决了,别的都好办。
-
敖小剑:嗯,我个人的感觉是技术导向的互联网公司容易做到cloud native,他们走你说的路线比较合理。但是普通企业用户可能会选择先微服务化。
当然这个我还要继续调研和确认,比较我现在接触的样本也不够多。所以,多讨论多沟通,确认好实际需要再说。
我这段时间会陆陆续续把想法写出来,然后提交大家讨论。希望你多给意见。
-
Hu:好的。
在这篇博客文章发表收集到的讨论和评论反馈:
-
张琦:我们的经验,必定要走你说的路径2,servicemesh甚至要充当从传统应用到Cloudnative之间的桥梁。例如在逐渐微服务化的过程中 用mesh来接入原来的单体应用 然后再一点一点去拆;或者用mesh接入其他协议的遗留应用来做一下协议转换,我记得微博也有这种用法
-
崔秀龙:posta那篇微服务改造的文章还是很可以参考的
-
肖晟:没错,企业随着IT架构的演进,上面提到的遗留应用并不在少数。需要解决协议适配等问题,又不想受限于服务总线类流量中心的瓶颈,mesh是一种理想的解决之道;而想要上mesh,又可能推动其上cloudnative。所以从企业总体来说,这个演变很可能是混合的,不过从单应用来说会是分步的。
-
肖晟:另外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,在一个企业IT架构下,由于不同技术标准或安全需求等因素的影响,有没有可能同时存在两套或多套servicemesh。
备注: 这个话题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
-
崔秀龙:我觉得是两个必须:必须容器云,必须打SC。
-
宋净超: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啊。
-
崔秀龙:我个人的感觉是有了SM之后,微服务的定义就很清晰了。
-
宋净超:同意。
-
孟樊亮:迁移到k8s,感觉是服务注册/发现/互通只是第一步,后续的治理和运维才是无尽大坑。
-
于文涛:我们公司应该是偏第一种方案,先走容器化,k8s后微服务化。不过微服务和也其实在同时推进。